莽枝——繁華浸潤的茶湯
莽枝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象明鄉,傳說是諸葛孔明埋銅(莽)之地,因此取名莽枝。莽枝古茶山面積不大,但茶葉質量較好。在鼎盛時期,古茶山之莽枝年產茶葉達萬擔之多。從茶山上那塊立于乾隆十一年的碑刻文中,尚可依稀看到當年茶山旺盛發達的情形。因為各種緣故,莽枝古茶山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期開始拋荒,直到八十年代才又開始重現生機。莽枝古茶山的茶葉屬喬木中小葉種,入口較苦澀,回甘猛烈、生津快,香氣清新怡人。
乾隆到咸豐年間是莽枝茶山最興盛的時期,茶園蓋山,村寨密集,莽枝大寨、秧林大寨、牛滾塘街是最熱鬧的地方,三個大寨遙相對望,相距不到一公里,被茶園連接著。莽枝大寨嘉慶年建過關帝廟,建廟時的大碑現今還在遺址上。莽枝茶山乾隆后期有上萬畝的茶園,每年春秋兩季,思茅、普洱、江城的馬幫一批又一批地來牛滾塘馱茶。牛滾塘的山梁上至今還有一條三米深的古道,這便是當年馬幫踩出來的。
清咸豐末年,牛滾塘一帶發生了民族械斗,打得慘烈,爭斗雙方傷亡慘重,這場戰禍使莽枝山茶業受到重挫,茶農避亂、村寨遷空不少,商旅畏途,不到莽枝茶山買茶。曾經人喧馬嘶的牛滾塘街,到清朝末年已無人居住。村民們不愿回令人傷感的牛滾塘街,留下的大都遷到離牛滾塘一公里遠的安樂村去住,到1950年牛滾塘也僅有七八戶人家。
如今牛滾塘的古廟、清真寺已不存在,只有大碑還躺在荒草中,碑上牛滾塘幾個字還清晰可見,讓人追思往昔的牛滾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