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荒山野林,分散隱匿的古茶,最不易得。不僅僅是因為她們的稀少,也因為她們生長地的不易到達。
天不亮,宋聘茶人便跟隨向導徒步五個小時到原始森林中看望荒山古茶。一入林子,清泠的野芳氣息撲面而來,似乎感受到了古茶的召喚,踏上落葉繽紛的山土,滿心歡喜。山里“荊棘叢生”,多時無路,不得不上下攀援,忽有小徑可走,甚為欣喜。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 古六大茶山地區茶業衰敗,“以糧為綱”的社會經濟趨勢,促使那些經幾代人管理的古茶林被開荒砍伐種糧。腳下的這片野林,在當時也未能幸免。遠離城鄉的大地,幾十年來漸少人來,重新披上郁郁蔥蔥的植被,不見荒蕪。但一路尋覓見到的古茶,無不留下了當年砍刀的痕跡。植株不過一到三米高,樹干從地面上方分枝長出,而細觀其根部,實際非常粗壯。這些看似嬌小的茶樹,年歲大多已逾百年甚至數百年了。
2014年云南繼續干旱,翻過年頭,時至春分都不曾有雨,且憂且喜,今年的茶葉內含物凝煉,湯感醇厚香氣高,品質優異,但古茶嘉葉真是難得!陰處大部分還未發芽,陽處芽頭也三三兩兩,可采之茶不多,并有少許枯焦卷曲在枝丫之上。易武荒山古茶枝條長,葉芽呈橢圓形,葉背筋脈突出,葉片薄大,看似古稀老人滄桑的手,承載著歲月蹉跎的過往。
攀爬而行在老林子里,常想起魯迅先生言“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雖然古茶的采摘頗感艱辛,但想愛茶人都不愿意這樣的老林子再像從前般被走出路來吧!宋聘茶人一行,悄悄的進,夜幕時分,又悄悄的出,帶走天地恩賜的嘉葉,默默祈禱這片土地永世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