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末期剛接觸普洱茶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以熟茶為主,偶爾在一些批發商手中能買的也是熟茶,那時候普洱基本沒有人喝,生茶還不是主流。行內對熟茶的認知都是醬油湯不好喝,那時候公司里也只有我喝熟茶,同事都嗤之以鼻。
我人生中的第一桶普洱是熟茶,二十多年過去了還有四片健在,我也是挺能把茶留住的。從熟茶入門然后進一步的認識到生茶是多數人的道路,相信你喝的第一杯普洱茶也是熟茶,以至于很多人喝到生茶后說怎么是這個味道,然后才恍然大悟原來普洱還分生熟。普洱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人不喜歡是因為他們喝過的熟茶品質不好喝導致的陰影,還有一部分人只喝生茶,因為他們也是認為熟茶沒有好品質的,好的原料都做生茶了,不會用于熟茶的制作上。
▲2000年中茶熟茶

▲1998年大益 7572
誠然,這是以前熟茶的狀況,但現在不一樣了,近十年以來熟茶大行其道,各個廠家技術競賽冒出了相當多的新詞匯,舉些栗子:發酵方法有離地發酵、小堆發酵、木板發酵、竹筐發酵、不銹鋼槽發酵,發酵用水有泉水發酵、白沙井水發酵,突出產區的味道有勐海味、易武味、臨滄味、勐庫味…注重原料的有單一品種發酵、春茶發酵、古樹發酵、單株發酵、純料發酵等等。
各種方法方式不勝枚舉,總之一句話就是宣傳表達我們發酵的熟茶第二好喝!!!(為什么排第二,因為第一會違反廣告法)
世界各國武器競賽戰斗力上去了,茶界各家發酵競賽熟茶市場上去了,在市場的驅動下漸漸的這些年熟茶市場越來越好,品質越來越高,完全一副超越生茶的即視感。確實熟茶開始好喝了,開始好賣了,大家也開始改觀了。
需求決定市場,市場決定方向。熟茶的適口、健康被大眾所接受并推崇,理所當然的就出現了追求更高品質的熟茶市場而改變了行業的發展方向,是否有優質熟茶、高端熟茶成為了普洱企業的標志。
▲南山世外熟茶發酵實拍
我一直以來都是以生茶為口糧的,這個秋天開始也不自覺的喝起了熟茶,因為今年年初我們發酵了一堆以南山、世外為原料的易武熟茶,攢了三年的原料湊了2000kg按傳統大堆發酵的方式發酵而成。這是目前為止我們公司發酵的最高品質原料熟茶,也是目前能力范圍內最大努力了。這幾個月下來也一直慢慢在感受它們的蛻變,預計明年就可以和大家正式見面。
我們公司從2010年就開始摸索發酵易武純料的方法方式,那一年用的是在勐海用傳統的大堆發酵,上市后很多人也不太認,因為市場上基本沒有純料易武熟茶的商品概念,2016年我們又發酵了一次易武熟茶,取名為守璞,可能是那幾年的普洱熟茶市場開始熱起來了,這款茶成了我們當年的爆款,虜獲了很多茶商、茶友的芳心,他們都認可了易武熟茶的優點,厚滑有韻、沉香細膩,還有著易武生茶的回甘生津、體感強烈。
啰嗦一下,后來你們發現沒有,諸多友商們也開始發布了他們的易武熟茶,突然之間江湖中多了那么多的易武熟茶。有了守璞這款熟茶的突破我們最后才有信心把南山、世外這樣高等級的易武生茶去發酵成熟茶,通過我們這些年的方法方式總結的經驗全部用在了這一堆茶上,最后取得了我們想要的結果,結果很不錯!
▲2010/2018/2020 易武古樹熟茶
和業內很多人士溝通過熟茶發酵技藝方面的點滴,探討什么是所謂的最關鍵控制點,都是各有各方法。也喝過諸多技術發酵的熟茶,千秋各異。條條大路通羅馬,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沒有好壞,只有高低。
好了,最后我的終結就是:普洱熟茶發酵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絕對優質的生茶毛料,原料如果不行,工藝再好也無法做出好的熟茶。
只談發酵工藝,沒有優質原料都是耍流氓。原料第一、技術第二!